close

   當年在政戰學校受訓時,有一門課叫做「匪黨理論批判」。還記得老師在課堂上舉了毛澤東說的一句話痛加撻伐-毛澤東曾經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我受訓的時候,正值大陸的文化大革命鬧得沸沸揚揚,遍地腥風血雨。老師批判這段話的表情是義憤填膺的,口氣是凝重嫌惡的。他直斥毛澤東好勇鬥狠,是邪靈附體,說這句話簡直就是荒唐之言!我們一群二十歲上下的小伙子,正是懵懵懂懂的年代,聽老師這麼說,當然是點頭如搗蒜,有的是認同,有的是打瞌睡。


   風風雨雨的幾十年過去了,如今坐六奔七。這些年的經驗閱歷,再回頭看這句話,可以斷言一句:老師:您錯了!鬥爭,是一種進步的動力和手段。這個世界村,這個國家,這個社會,任何組織,任何群體,只要有人,鬥爭的氛圍就無時無地的存在。而且是現在進行式!
由個人說起,從小到大,無論是求知,學技,或是習藝,整個的學習過程必然是辛苦的。人會憊懶,會怠惰。意志力在克服憊懶怠惰的過程,就是一種前進和後退的自我心理鬥爭。


   在職場,人與人之間的鬥爭不可免也不可少。展現自己的才華能力,以求更上一層樓。爭取同儕間權威的發言權和指揮地位,這叫進取心,組織成員間每個人的進取心互相激盪的本身就是一種鬥爭。這個鬥爭,是組織進步的動力。少了鬥爭,這個團隊必是一潭死水,前途無亮。當然,團隊成員的競爭,有可能反向發展,造成內部的齟齬。這就要看領導者的能力了,領導者孱弱,單位就是離心離德一團混亂。如果是英主,鬥爭則成了良性競爭。康熙皇帝就是英主,他能瞭解各派系的運作,操作並且控制黨爭。隨時掌握狀況,化鬥爭為進步的動力,造就了康熙盛世。這又何嘗不是皇帝與臣子的鬥爭?領導統御當然也是掌控運用自己權力,面對下屬的人心人性的鬥爭手段。


   談戀愛追求終身伴侶又何嘗不是鬥爭?使盡全身解數的向對方展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為了得到心上人的青睞,挖空心思,想盡辦法,玩巧思,造氣氛。雖然辛苦,但是有趣而甜蜜。如果橫插進來一個競爭對手,俗稱情敵。那麼這場戰役就更精彩啦!除了小心翼翼的鞏固戰果,最重要的就是想辦法打擊那個不自愛也不識相的入侵者。辦法很多,說不定動武,文鬥的板眼比較好玩,說破話造謠,強調對方下作卑鄙兼可恥,或者是製造陷阱誘導該仇家往裡面跳。凡此種種,花樣百出。贏了勝了,擄獲心上人的心,享受甜蜜戰果。所有的勞心勞力鬥爭手段,都可列為經典。鬥爭失敗的,就叫做失戀。這回失戀的慘痛經驗,都可列為爾後戰役的重要參考。


   上面舉了幾則人與人鬥的簡單例子。再說說人與天鬥,人與地鬥。天和地這個詞一點也不抽象,克服複雜險峻的地理環境,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就是與天地爭鬥,填海造地也是與天地爭鬥。不談國外的例子,我們台灣的中西橫貫公路,蘇花公路,國道高速公路,地鐵捷運,還有許多的重大建設,哪一件不是與天鬥,與地鬥?與天地爭鬥的勝利成果,可以福國,可以利民。當然其樂無窮!


   我們不能改變氣候,但是可以適應,可以運用。農業方面的各種糧食,水果,花卉的品種改良,養殖漁業的發展進步,都是與天地爭鬥。「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是有道理的!我們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有的鬥爭是要忍受痛苦的,有的鬥爭是會怒目相視惡言相向的,也有表面上是溫良恭儉讓的。但是,大部份是渾然不自知的本能作為,因為我們就生活在這個氛圍裡面,鬥爭是我們的血液。


   有人說:「藍綠不要再鬥啦!彼此應該相忍為國,一致對外」。依我看,說這個話的人才是邪靈附體,妖言惑眾!藍綠如果爭鬥的是為私利,那就是一群豬狗不如的東西。如果爭鬥的目的是為理想,為信念,為是非。那當然應該繼續鬥爭,一刻也鬆懈不得!多年前一黨獨大,那時流行一句話,叫做「府會和諧」。而且還大標題的標榜。這句話真是荼毒人心!「會」是監督「府」的,當「會」不搞監督,不為人民把關守荷包了,府會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正好沆瀣一氣。這種觀念錯植人心很多年,現在民智開了,知道反對黨的職責就是監督執政黨行政,牽制執政黨濫權,防止執政黨腐化。怎麼又冒出來類似當年「府會和諧」的論調?這個笑話可能勝過520蔡英文的演講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09382004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