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一齣好的劇作,閱讀一篇好的文章,或者是欣賞一幅雅緻的畫作,豈止是悅目或怡情?更可以吸納和學習。吸納創作者以其畢生所學所用所成功或顛簸所孕育出來的的智慧結晶。學習作品所傳達的正面表述或反面的甚至是隱涵的衷曲。所以,我喜歡閱讀,喜歡觀察。更慣於以自己的經驗和閱歷來引證或詮釋人與人,人與事或是事與人的因和果。

我習慣於紙本書,現在也適應著閱讀電子書。手邊一定有字典,很多辭或句的出處很重要,有存疑處一定是從字典和網路交叉的查證,可以減少自己認知上的謬誤和運用上面的偏差。

無論是劇作、文章、書法或繪作都可能出現瑕疵。對於劇作上出現的偏誤,可以稱作漏餡、穿幫、或是離譜。文章、書法、繪作的差池就叫做敗筆。這些離譜或敗筆,有些是無心,怕的是跟本就是作者無知和考證考據的偏謬!

舉例來說吧,常看到ㄧ幅畫,叫「關公夜讀春秋」,關老爺綠袍紅臉,ㄧ口長髯,手中展讀一卷書,書名(春秋)。這幅畫有疑點;紙是宋後才較通行使用。三國時期,造紙術並不先進,是紙簡並用,而用簡居多。紙是名貴的東西,戰亂之時,能手捧一本紙本的春秋,不是沒有可能,但也確實難能可貴。這幅畫最大的問題在關公的坐姿,是挺身坐在椅子上,這就不對了,三國時期中國還沒有椅子。人是跪坐或者是盤腿而坐,有椅子是五代以後的事情,宋、明以後纔有所謂的太師椅。

網路時代,尤其自Line興起後每日到處流竄的資訊項目和類別更是既多且雜,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乃至於魚躍蟲鳴,幾乎無所不包!有些是重要的知識,也有很多是生活上的常識。但更多的是無法查證或深究的垃圾訊息。如何去蕪存菁?如何把握重要的「營養」來減少自己學習的時間和精力,變成了一個大課題!人會怠惰,會依賴。由於懶於學習,疏於求證,於是(網路上流傳的)就變成了精典,正的、反的、對的、錯的、以至相互矛盾的讓大多數人糾結,懷疑。最後將錯就錯的自以爲是。

媒體也是許多人依賴和學習的重要媒介。(電視說的)和(報紙說的)會被引用和運用。這些媒體各有立場,各擁基本觀眾。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也是一個共業,短期內無法改變。我們不接受也不行。但是這些操控人們思想,影響人們意識型態的媒體從業人員的程度低下的趨勢,已經到了教人耽心的地步了!媒體影響民眾的意識型態是把人教傻。媒體從業人員程度的低下,會把人教笨!再舉幾個例子來說吧:數天前,(康熙來了)這個節目要錄最後一集,大概和來賓有點糾紛,聯合報影劇版下標:康熙來了(熄燈號)若隱若現。極爲不妥!熄燈號是一首樂曲,是號音。絕對不是燈,燈光纔能用若隱若現來形容。但是樂曲不行!熄燈號可以清越,可以悠幽,就是不能若隱若現!這位下標編輯的文字基本修爲有問題了!

再來一則:影帝柯俊雄去世,網路新聞介紹他的生平,說他剛剛出道的時候,(擔綱)從事工人和臨時演員。這句也是一個天兵手筆,擔綱原是劇組的專用名詞,就是負責任挑大樑的意思,現在也不僅限影劇圈在用了。說柯俊雄剛出道時曾經幹過工人和臨時演員就可以了,那絕對不是擔綱!也不能用擔綱兩個字!

柯俊雄在國內影壇有過貢獻,也有一定的地位,所以他的辭世,媒體必然是重點報導,十二月七號的蘋果日報也不遑多讓的露了一手!頭版頭條介紹柯影帝的生平,說他飾演過張自忠將軍的「本尊」,這是什麼話?本尊?難道張自忠將軍還有分身嗎?其實,只要說柯俊雄在電影英烈千秋中飾演張自忠將軍就可以了。如果一個演員所飾演的角色本人還在人世,我們可以說:某某演員飾演的某角色的本尊現在仍然在從事某某工作。「本尊」兩個字不能用錯了,用得不對就貽笑大方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0938200456 的頭像
    chen0938200456

    沒事找事

    chen09382004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